热计量改革进度参差不齐 应积极推进稳妥实施

时间:2015/6/17 14:33:00 来源:互联网 添加人:admin

  供热计量是以集中供热或区域供热为前提,以适应用户热舒适需求、增强用户节能意识、保障供热和用热双方利益为目的,通过一定的供热调控技术、计量手段和收费政策,实现按户计量和收费。简单地说,供热计量就是按用热量的多少收取采暖费,就是用多少热、交多少费。目前国内供热计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热分配计法、户用热量表法、流量温度法、通断时间面积法和温度面积法等。

  中国采暖区域广阔,供热计量改革进度参差不齐。但东部沿海城市青岛,当地供热协会总工程师刘振提出观点:供热计量的进程和效果与地域气候无干、与经济发达与否无干,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执行主体的行为以及技术路线和政策。我国能源及环境状况严峻,有限能源的无节制消耗及粗放式管理必然导致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他说:“供热计量改革是重要举措,特别是热计量收费利国、利企、利民,应积极推进、稳妥实施。”

  供热计量哪种形式科学合理、得人心?从初由国外引进原汁原味的热量表法,到后续出现的温度法和通断时间面积法,业界众说纷纭。但是,无休止的争论并未能阻挡供热计量装置大面积铺开。在很多城市,不但新建住宅要安装供热计量装置早已是强制性规定,大量既有建筑热计量改造也搭上“顺风车”,效果却不一而同。

  供热计量在中国推行已有十余年,市场做得到底好不好,除了各地外交辞令式的汇报,其中酸楚与苦乐不一业界尽知。不少专家提到“缺少科学的热计量方法及正确的技术路线是关键”。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曾直言不讳,“我国热改的技术路线存在问题,一户一表的既定方针不能调动用户与供热部门的积极性。”

  在技术存疑的情况下,行政性推动已带来连锁反应。鉴于主管部门笃定供热计量事业及“诱人的市场空间”,地方政府倾力推动、收获荣誉政绩的背后,还有疑问、怨言甚至部分供热企业委曲求全——为让民众大限度配合计量工作,有些地方实行“多退少不补”的收费政策,即采取供热计量之后的费用如若超过按照传统方式收费则无需补交;如果费用少于从前,由供热企业将差额如数退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用户对用热个性化和提高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在传统供热系统中,用户处于被动状态,室内温度由供热单位进行调节,这种单一调节不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需要。实施供热计量就可以满足用户根据自身要求,利用室内温度控制装置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自主调节所需室温。

暂时没有留言

我要留言
看不清楚,换一个
精彩推荐

推广布局中期汇报|给你一个理由下定决心2.13来展会

2019第16届广州国际车用空调及冷藏技术展览会 即将在广州琶洲隆重开幕

400位嘉宾企业家齐聚龙泉, 这个高峰论坛将给龙泉带来什么?

工业机器人要注重标准化 切勿“小作坊”式生产

本周资讯排行榜
更多>>视频分享
�������ȶ�п������ֹˮ�ְ�ֹˮ�ְ�۸���ǽ��˿��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