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换热器的设计及实验研究

时间:2015/9/21 10:27:00 来源:中国散热器网 添加人:admin

    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安装

空调系统的房间也越来越多。但随着空调系统的普及,其能耗也在不断增加;同时,空气调节在

给人们带来享受的同时,一些弊病也在逐步体现,长期生活在空调房间的人也越来越表现出严重的

病态反应,即所谓的病态建筑综合症(SBS)。在这种情况下SBS问题主要是室内空气品质

(IAQ)不佳而引起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

法就是进行通风换气,但通风带来的大问题是室内冷、热量的大量流失。因此,在改善室内空

气品质的同时节约能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介绍一种自行设计的通风换热器来

回收空调房间的冷、热量,在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

2、 通风换热器的设计

2.1通风换热器的结构选择

   通风换气机的核心部件是换热器,由于空调

房间室内外温差比较小,因此对换热器的要求就比较高,所以在换热器的设计和加工制造时应当

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从换热效果方面考虑,要求换热器具有传热系数高的特点。(1)从制造

方面考虑,要求换热器还应加工制造方便,成本低。(1)从节能方面考虑,要求换热器具有阻力

小的特点。

   基于以上三方面的考虑,设计了一种圆盘形

板式换热器,材质为铝板,板厚=0.3mm,直径0=300mm,板间距办=3mm,米用冷、热流道间隔布置方式。

2.2通风换热器的热力计算

   设计计算的数据选取是以北京地区为例进行

的,其具体数据为:

=24?28°C,计算取T=26°C,室外计算干球温度T=33.2°C

冬季:室内温度r=18?22°C,计算取T=20°C,室外计算干球温度T=-12°C

$郭建,男,1973年出生,注册质量工程师,工学硕士,主要从事强化传热和建筑节能方面的研究 

   换热器的设计计算选用风量为90m3/h,风速

为3瓜/8,效率按70考虑。

换热量计算采用公式0

对流换热系数的计算采用爱默生Emerson)公式:

3、,室内、外空气

分别经风机加压后进入恒温水槽,通过调节恒温

水槽的温度来控制进入换热器的空气温度,从而

用来模拟冬、夏季空调房间室内工况和室外工况。

在新、排风的进、出口管道上均装有r型铠装热

电偶,并与数据采集仪相连;另在新、排风的入

口装有便携式热线风速仪,测量入口风速;在新、

排风的进、出口设有测压孔,与微差压计相连,

测量新、排风侧的进、出口压差;为了测定在不

同风速下换热器的性能,采用了变频调速风机。

总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TO―质量流量,'.SS 

Cp―定压比热,取

Ar―新(排)风进出口温差,*;k―传热系数,妒.to*.°C―S

G―平均质量速度,Xg1-1;

M―流体的粘度(流体进出口平均温度下的值),

h―对流换热系数,妒,―2JC―1;De―当量直径,to;

5―板间距,m;r/―污垢系数,m2.mA―铝板的传热系数,妒.to―2C―1

换热器计算的程序框图见图1

4、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bookmark5

°?时的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对比,从表中

可以看出,随着风速的增加,换热量和传热系数

都随之增大;实验得出的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

比,换热量的相对误差为10左右,传热系数的

相对误差为12左右。加工出来的换热器的性能

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

实验条件 名称 理论计算结果实验结果

5、实验结果误差分析

   实验结果误差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换热器板间距原设计均为3mm,但在换热器的实际加工制造过程中,特别是在每片换热板组

装焊接过程中,很难保证间距为3mm。因此,实际板间距总是比3mm或大一些或小一些,特别

是在靠近换热器底层,其间距仅为1mm,从而使进入换热器的空气流量分配很不均匀,有的板片

间流量较大,有的板片间流量较小,造成每相邻流道间换热效果不同,整个换热器换热效果变差,

使实验值小于理论计算值。

   ⑵流道内空气出现短路

换热器进口与出口距离过近,尽管设计时为了避免出现短路,在进出口间冲压了

“U”型凸

台,但由于各流道实际板间距并不完全相同,从而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流道内空气的短路,造成冷

热空气未经加热(或冷却)便达到了出口处,而在出口处又与经换热后的空气混合。结果其出口

温度T2为:

   式中:X―短路部分占流道内空气总流量的

百分比;

   乃一换热器入口处的空气温度;

   t2'―经换热器换热后的空气出口温度,即占

总流量1一x的有效空气流的出口温度;

   因此,由于参与换热空气量的变小,有效平

均温差发生了下降,造成换热效果变差,换热量减小,使实验值小于理论计算值。

⑶散热损失

   在换热器的理论计算过程中,是在假定冷热

流体的换热量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计算的,但实际上,尽管对换热器进行了保温,散热损失仍是不

可避免的,因此,实际换热量小于理论计算值,使实验值小于理论计算值。

⑷换热面积

   由于换热器流道内空气的短路,造成实际换热

面积小于换热板片的面积,从而实际换热量也相应的减少,而在计算中是采用换热板片的面积进

行计算,所以实验值小于理论计算值

6、结论

   空调系统中的余热回收属于低温余热回收,

具有温差小、回收热量不大的特点,为了使回收的热量大于所消耗的电能,真正起到节能的目的,

所以在进行通风换热器的设计时,应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以便提高其传热系数和减小阻力。本

文根据这一要求设计加工出的换热器,其性能基本达到设计要求,满足低温余热回收的特点,具

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暂时没有留言

我要留言
看不清楚,换一个
精彩推荐

推广布局中期汇报|给你一个理由下定决心2.13来展会

2019第16届广州国际车用空调及冷藏技术展览会 即将在广州琶洲隆重开幕

400位嘉宾企业家齐聚龙泉, 这个高峰论坛将给龙泉带来什么?

工业机器人要注重标准化 切勿“小作坊”式生产

本周资讯排行榜
更多>>视频分享
�������ȶ�п������ֹˮ�ְ�ֹˮ�ְ�۸���ǽ��˿��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