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稳燃煤粉燃烧器在65th锅炉上的应用

时间:2016/1/18 10:01:00 来源:中国散热器网 添加人:admin

  表1设计燃料特性前s河南某电厂2号炉是济南锅炉厂设计制造的YG65/3.82-M1型锅炉。设计燃料为济源无烟煤,直流煤粉燃烧器四角切圆燃烧。制粉系统采用钢球磨煤机中储仓式,热风送粉,平衡通风,固态排渣。

  锅炉投人运行以来,其经济性和低负荷稳燃能力很差,其飞灰可燃物为35.67~29.06以上,低稳燃负荷为49 ~52t/h.电厂在低负荷工况不得不排汽运行,低负荷排汽量达8~10t/h.给电厂的安全经济性带来严重的影响。

  为此,电厂通过对国内现有的煤粉燃烧器进行调研后认为:65t/h小容量煤粉炉由于热容量较小。锅炉承受工况变动能力小,目前各项燃烧技术还不能全面有效地解决问题。电厂决定委托清华大学做双向稳燃煤粉燃烧器设计,哈尔滨电站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承担系统改造和调试任务。

  改造结果表明:锅炉热效率提高,在燃用一ar=26480/g时,锅炉在54~60额定负荷无需油助燃。

  1设备概述1.1锅炉规范锅炉蒸发量过热蒸汽压力过热蒸汽温度给水温度热风温度排烟温度锅炉热效率燃料消耗量1.2设计燃料设计燃料为济源无烟煤,其煤质特性见表1. 1.3煤粉燃烧器YG65/3.82-Ml型锅炉煤粉燃烧器布置如。

  该型锅炉煤粉燃烧器为直流式,正四角布置,切向燃烧。一次风煤粉气流在炉膛中心形成0550mm的假想切圆,下二次风喷口内装有机械雾化油枪作点火用,锅炉敷设卫燃带,燃烧器设计参数见表2.表2煤粉燃烧器设计参数名称风率/风速/m/s风温广C一次风二次风三次风漏风2YG65/3.82-M1型锅炉改造技术原理分析2.1改进直流煤粉燃烧器2.1.1―次风喷口YG65/3.82-M1型锅炉原有一次风喷口为钝体,一次风集中布置。近年来,由于煤质多变,煤质的着火稳定性较差。低负荷时,燃烧相当不稳,经常灭火打炮。为了改善一次风煤粉气流的着火条件,并提篼煤粉燃烧器对火焰的稳定能力,把一次风改为双向稳燃煤粉燃烧器,双向稳燃煤粉燃烧器是由方箱形燃烧室,上下一次风喷口、腰部风、点火小油枪组成。上一次风喷口内缩一定距离。下一次风喷口置于燃烧室的底面处,腰部风出口处于燃烧室中间位置。双向稳燃煤粉燃烧器具有两方面特性:(1>两股一次风以贴壁射流的形式进人一突扩燃烧器,由于其射流引射携带和突扩作用,贴壁射流产生的高温烟气的回流量远大于对称布置或偏置射流产生的回流量,其回流量高使一次风粉混合物的加热强度及其燃烧稳定性大大加强。另外,在上一次风加装了文丘里引射混合装置及稳燃元件,无疑提高了稳燃和燃烧能力。

  (2)为了避免回流烟气使燃烧器两侧壁面过热与结焦,在两侧壁腰部各加了一股二次风,称腰部风。通过腰部风量的变化可随意调节燃烧室内温度,使一次风粉的着火点在900mm范围内变化。这样必然有利于煤粉的着火、稳燃和燃尽。

  2.1.2二次风喷口为适应贫煤和无烟煤的燃烧,二次风应当在一次风煤粉气流着火后随着燃烧过程的发展而逐步加人,并应避免过早地与一次风混合。以影响一次风粉的着火稳定性。我们对上二次风喷口未做改动。而对于中二次风和下二次风作些改动。

  下二次风的作用起托浮煤作用,防止煤粉离折而落人冷灰斗,并供给炉膛下煤粉燃烧所需的氧气。

  中二次风的作用是在一次风煤粉气流着火后及时补充燃烧所需的氧气。实践证明:这股二次风对燃烧的稳定性影响较大,特别是烧贫煤或无烟煤时,为避免影响煤粉气流的着火,需将这股二次风喷口与一次风喷口距离拉大。

  2.2适当敷设卫燃带为了保证一次风煤粉气流的着火稳定性,在锅炉燃烧器区域敷设适当的卫燃带,其面积约25m2.敷设方式见。

  2.3小油枪为了节约点火用油,采用小油枪直接放置在双向稳燃煤粉燃烧器中间,使点火小油枪直接点燃煤粉,而不象以往把油枪放置在下二次风喷口内。因而可使点火用油大大减少。

  bbbbq何佩敖、赵仲琥、秦裕琨。煤粉燃烧器的设计与运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研究。小火电通讯,1997,(3)。

  傅维标等。大速差射流双通道通用煤粉主燃烧器。中国西安热工所。东北技改局。燃煤锅炉燃烧调整试验方法。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74.成庆刚男,1964年9月生。1986年7月毕业于华南工学院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现为哈尔滨电站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工程师,主要从事能源与环保方面技术工作。

暂时没有留言

我要留言
看不清楚,换一个
精彩推荐

推广布局中期汇报|给你一个理由下定决心2.13来展会

2019第16届广州国际车用空调及冷藏技术展览会 即将在广州琶洲隆重开幕

400位嘉宾企业家齐聚龙泉, 这个高峰论坛将给龙泉带来什么?

工业机器人要注重标准化 切勿“小作坊”式生产

本周资讯排行榜
更多>>视频分享
�������ȶ�п������ֹˮ�ְ�ֹˮ�ְ�۸���ǽ��˿��ǽ��˿